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強壯四川畜禽種業,助推產業振興(三)
——乳肉兼用牛品種培育
“蜀宣花牛新品種培育及配套生產技術”成果
農業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針對我國牛良種缺乏、生產水平低、技術不配套等瓶頸問題,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聯合省內多家企、事業單位組成研究團隊,緊密結合南方地區氣候特點和養牛生產實際,歷經30余年,培育出乳肉兼用新品種—蜀宣花牛[(農02)新品種證字第6號]。創建了蜀宣花牛標準化健康養殖技術體系和產業化開發模式,示范推廣成效顯著,技術創新點突出,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培育的耐高溫高濕乳肉兼用牛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先后得到了四川省“九?五”至“十二?五”畜禽育種攻關課題:乳肉兼用牛新品種選育、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蜀宣花牛新品種擴繁與應用、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蜀宣花牛新品種推廣等項目的資助。
蜀宣花牛新品種的成功培育,為我國養牛生產提供了優良種源,降低了對國外牛種的依賴,解決了我國南方養牛業良種化的瓶頸問題;為我國地方牛種資源保護和有計劃、有目的地開發利用,創建了新的模式,提供了成功典范。
1、培育出中國南方第一個性能優良的高適應性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種;2、運用開放核心群育種體系理論和方法,創建了以分散農戶為育種主體的乳肉兼用牛開放式育種模式,構建了一套濕熱條件下農戶分散飼養乳肉兼用牛開放式育種選擇技術體系;3、創新研究建立了農戶犢牛低奶量培育技術,集成創新和應用了一批先進技術,形成了科學系統、先進實用的標準化健康養殖技術體系;4、創新開發了基于手機微信平臺的肉牛飼料自動配方系統軟件。 實現了互聯網技術與畜牧業的有機結合,推進了西南片區肉牛的飼喂方式向目標性轉變。
蜀宣花牛性能優良,主要性能指標優于國內同類型品種,耐濕熱性、抗病力亦優于西門塔爾牛和荷斯坦牛。在培育耐高溫高濕乳肉兼用普通牛品種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農業農村部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主推技術包括“蜀宣花牛配套生產技術”、“蜀宣花牛新品種及配套生產技術”、“ 蜀宣花牛防熱應激綜合技術”等7項。蜀宣花牛品種已推廣應用到全國12個省市和省內21個市(州)。累計推廣應用蜀宣花牛種牛10.14萬頭,肉用牛130.7萬頭,凍精80.5萬劑,改良地方黃牛98.64萬頭,開發了牛肉、牛奶系列產品18個,生產液態奶61.69萬噸,牛肉制品5450噸,累計實現產值170億元以上。取得了極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